正文 < 漫谈中国画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二)“不求形似”到“不似之似”
来源:文艺百科 专题:美术世界

中国画和其他任何民族的绘画一样,在它产生和发展的早期,曾经以追求画得像为目的.古人叫做“形似”.到了东晋时代,大画家顾恺之在“形似”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出了“传神”的观点。

无论人物、山水、花鸟,以至世界上一切事物和景象,都有形象和形状,都有精神和感情.人与鸟兽有情,众所皆知.山水花木也有情吗? 的确,山水没有生命,花木没有五官.但大自然的晴晦雨雪、沧海桑田、兴衰盛亡的万千变化,与人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是多么相似啊! 所以,在诗人和画家的心目中,山水有神,树木有情.正如古人所说,是“情景交融”.古代画家爱画山水花木,正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借景抒情,寄画遣兴。

这种思想观念经过一代一代文人们的思考、发展和升华,终于产生了更为极端的观点: 既然画家追求的是和自然景物发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把景物的外貌画得像呢? 因为,如果画家们把画画的注意力集中在画得像之上,那就有可能影响画家内心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这正是元代画家倪云林提出“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抒胸中逸气”的理由。

“逸气”是指飘逸尘世之外,超凡脱俗的心胸,也就是写意画的“意”气.这种逸气或“意”气和文人的诗歌不相通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面是在写景,其实是写文人处变不惊、自得其乐的超脱心胸。

诗歌只用简短精炼的文字,就能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显得无比自由.绘画如果不受描绘形象的羁绊,而只把形象作为一种随心所欲的媒介,就能获得同样的自由.所以,倪云林画竹,不在乎别人看成是麻或者芦苇.因为他只是借画竹抒发一个有骨气的文人胸中的郁郁不平之气.以清瘦的竹表达清高孤傲的人品,借着笔走龙蛇般的畅快,让自己灵魂在精神王国中自由翱翔!

然而,中国画毕竟是情景交融的意象(主观情感和客观景象合成为意象)绘画,而不是取消具体形象的抽象画.完全不讲形似,就为那些技法拙劣的画家随便乱涂几笔提供了借口.所以,清代的石涛别具慧眼地提出“不似之似”.不似,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心中豪情,胸中诗意.似,可以让山川、草木、人物鸟兽万般形态尽收笔底.而“不似之似”正是“心源”与“造化”,胸中诗情与眼中景色的完美结合。

近代齐白石对此做了更进一步的阐发: “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意思是说,画画与客观对象不像是欺骗世人的行为,画得太像是为了讨好世人,又显得媚俗.而真正美妙的绘画应当在像与不像之间.比如齐白石画虾,虽然画的是水虾,但虾的型体、威武的气概又好像龙虾,这种“不似”的因素正是画家根据表现自我情感的需要而作出的夸张、变形,从而使画中的形象成为既不失生活原型特点,而又体现出画家胸中诗情的意象.齐白石的这段名言是对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型特色的高度概括。

下页:六、中国画的前程——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