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工具小百科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来源:世界科技百科 专题:

现在看来十分平凡的制绳工艺早在大型工厂和精密机器出现之前,就是一种深受赞扬的技术.这正是4 世纪时印度的情况.当时,印度的制绳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制绳的匠人分成好几类,生产不同用途的绳索: 有人专门生产象绳,有人专门生产马绳……与现代的装配线工人不同,那时每个工匠都通晓制绳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大麻作物的种植、收获和晒干,到纺纱、结股和最后搓成结实的绳索都很熟悉。

这种缓慢而仔细的制绳方法,对于最早的绳索制造者来说,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在4000 多年前,人类就一直生活在用树皮制成纤维,用手心抵着裸露的大腿把纤维搓成线的时代.考古学研究表明,我们最早的祖先首先使用绳索在他们的工具和武器上绑上把柄.到公元前2800年,中国已使用大麻做纤维.随着公元前2 世纪地中海东部海运事业的发展,对粗绳的需要越来越大,直到大约1850年为止,无论在欧洲还是在美洲,大多数绳索仍然使用诸如大麻和亚麻这类软纤维.甚至今天,虽然菲律宾群岛的麻蕉(曾被误称为马尼拉大麻,麻蕉实际上是一种香蕉树)、尤卡坦(墨西哥)和古巴的龙舌兰以及东非、印尼和海地的各种西沙尔麻提供了最坚固的天然纤维,但是大麻属植物仍然是我们制造涂焦油麻绳和某些海上缆绳的基本材料。

直到工业革命开始时,制绳技术才像许多手工业一样开始发生变革;约250年前,制绳的纱线还是用手工纺成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随着合成纤维(如尼龙、的确良、莎纶、聚乙烯和聚丙烯)的采用,这个重要行业出现了第二次大发展.这些人造材料具有许多实用优点: 强度大;对由霉菌引起的变质和腐蚀耐受性高(从而可减少特殊的保护性处理);通过采用更小的和更轻的绳索,既可降低贮存的费用,又便于使用.据测定,合成纤维的寿命约为天然纤维的三至四倍。

如果说在腓尼基文明中,过去绳索大多为水手所用的话,那么目前的情况则依然如故.世界上生产的绳索,约有一半以上是用于航海业和捕鱼业.其他绳索的应用也很广泛,从普通家庭用的晒衣绳到大规模钻井作业用的载重缆绳,在我们的周围处处可见。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