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趣味物理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魔星”
来源:科技百科 专题:物理天地

宁静的夏夜,在广阔无垠的星空中你或许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 有些星星的亮度会发生变化,时明时暗,交替呈周期性变化.这在古时就被人们意识到了,古阿拉伯人称之为“魔星”,今天天文学上把它叫作变星.首先研究这种变星并奠定了以后变星研究基石的是一位叫约翰·古德里克的荷兰青年。

1764年9月17 日,古德里克生于荷兰的格罗宁根.他本是一个极聪颖的孩子,可能是由于上帝的妒忌,早年的一场大病使他成了又聋又哑的残疾人.为了寻求知识,他8 岁就来到爱丁堡的一所聋哑学校念书.14 岁时进入英国北部的沃林顿学院,靠着他的顽强拼搏,终于战胜了聋哑带来的困难,成为一个较有成就的学者,就在这时他开始迷上了天文学,尤其对“魔星”的研究。

1782年,古德里克自制了一架望远镜,他经常用它来观测天空中的星星变迁.11月12 日的夜晚,寒风刚停止呼叫,冬夜的天空显得更为宁静,清新.古德里克又象往常那样站在他那架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前,聚精会神地观测起一个“魔星”来.他仔细看着这颗星星由亮变暗,再由由暗变亮的全部过程,共持续了69 小时,而最暗的时候大约只有最亮时候的三分之一.经反复观测后,他认为“魔星”的亮度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魔星”的旁边还存在一颗亮度较暗的星星围绕“魔星”运动.当暗星运动到“魔星”的另一侧时,我们就看到“魔星”变亮了,但当暗星运动到这一侧时,“魔星”就被暗星挡住了,因此我们只看到暗星或“魔星”的一部分光辉,“魔星”变暗了,就这样循环变化,变化周期为69 小时。

古德里克的这个见解是极为大胆的,遗憾的是他的这个见解提出以后,还未来的及等到用天文观测的事实加以证实,他就于1786年离开了人世,那年他才22 岁,直到100 多年后的1888年,科学的天文观测才证实了他的设想。

古德里克当年所观测的第一颗“魔星”是现代天文学上标志的“英仙β星”,我国古代称之为“大陵五”.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大约已观测到2 万多颗变星,对变星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变星可分为两大类: 两颗子星互相绕行的双星,它们互相遮掩,从而引起亮度变化,称之为食变星,如古德里克观测的“英仙β星”.另一类是由于星体内部物理原因引起了亮度变化,称之为物理变星.对变星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宇宙空间的奥秘,了解恒星的结构、起源与演化。

下页:磁学中的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