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太阳奥秘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太阳的“内脏”-光球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

我们看到耀眼的太阳就是太阳大气层中的光球发出的强烈的可见光.光球层位于对流层之外,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最低层或最里层.若把整个太阳大气层比作一座楼房,那么光球层就是第一层楼.光球发出的光子向外传播的阻力很小,所以可见光很强,因此而得名光球.我们说太阳表面平均温度是6000℃,指的就是这一层.太阳光球层是太阳上温度最低的一层,从光球层向里,温度逐渐增加;到太阳中心达1500 万度.从光球向外,大气层的温度又逐渐升高到百万度.这一层的厚度约500 公里.这与约70 万公里的太阳半径相比,好似人的皮肤和肌肉之比.但是,不可小看太阳这层“皮肤”,我们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基本上是从光球发出的;我们进行一系列的白光观测,是观测光球层的活动,得到的太阳光谱,也是光球层的光谱。

太阳光谱是连续光谱.这是1666 年年仅24 岁的牛顿最早发现的.他用三棱镜将日光分解为七色光带,并对七种彩色的光带给予正确的解释.他认为这是白光中各色光线通过玻璃时产生不同的折射形成的.这一发现成为光谱学的分析基础,也开辟了研究太阳的新途径.研究太阳连续光谱的主要目的是测量连续光谱的能量分布和上面介绍过的太阳常数.同时,在太阳连续光谱背景上又出现许多暗线,已知有数万条暗线.这些暗线是怎么产生的呢? 它们说明了什么呢? 我们知道,从太阳光球辐射出的光要经过太阳大气层和行星际空间才能到达地球.天文学家们对这数万条暗线要一一进行证认,分析出哪些是来自太阳,哪些是存在于行星际空间,哪些是属于地球大气层.从太阳来说,太阳大气可能吸收某些特定能量的光子,从而被激发和电离,使得太阳光谱出现对应的吸收线,即暗线.天文学家们从这些吸收线中了解太阳光球层的许多信息.如温度、密度、压力、化学成分,磁场和速度场等.现在已知太阳上有94 种稳定和放射性化学元素,在这些元素中氢的含量最高。

光球层中的气体电离程度不高,主要是中性原子.光球层以内的气体几乎是不透明的,光球层以外的气体则几乎是透明的.我们对光球层的了解远比对其他层了解得更具体、更详细。

临边昏暗.太阳光球的万丈光芒虽然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通过天文望远镜给太阳光球照相,就会发现日面中心最亮,越往日面边缘越暗.这是什么缘故呢? 首先,这不是照相技术的问题,也不是感光材料的毛病,更不是光球自身有什么“缺憾”,而是观测者看到光球整体的投影现象.我们看到日面中央的光和热是来自光球最深层,这里的温度高、辐射强.相反,日面边缘的光和热是反应光球层的辐射,这里温度低,辐射能量也少,所以显得比中央要暗些.日面的这种现象叫临边昏暗.这是我们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太阳光球时的一大特征。

太阳黑子.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太阳光球的时候,在光球上经常可以看到许多黑色的斑点,叫太阳黑子.当太阳上出现大黑子群时,在太阳位于东西方地平附近,有时用眼睛也能直接看到.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的大小多少、位置和形态等,每日都不一样.黑子是光球层活动的重要标志.我国古代有世界上最早的黑子纪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古代史书中有100 多次太阳黑子记载.其中在《汉书·五行志》中载有: 汉成帝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是指公元前28 年5月10日见到的大黑子群.我们祖先用不足20 个汉字记载了黑子出现的年、月、日和时刻,天气状况、黑子的形态和在日面上的位置,真是非常珍贵的科学史料.美国著名太阳物理学家海耳在著作中称赞中国古代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他说: “中国古人测天之精勤,至可惊人,黑子之观测,远在西方人之前约2000年.历史记载不绝,且相传颇确,自可徵信.独怪欧西学者,在此长期中,何以竟无一人注意及之.直至十七世纪应用天文望远镜之后,方得发见,不亦奇哉.”古代的太阳黑子记录对我们今日研究太阳活动规律和日地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太阳黑子是怎样形成的呢? 前面已经介绍,光球的高温气体处于剧烈的运动之中.太阳黑子是光球上物质剧烈运动形成局部强磁场的区域.黑子表面的温度在4500℃左右,大多数黑子是成群出现的,成双出现的较多,靠日面西边的叫前导黑子,在东边的叫后随黑子.地球不停地从西往东自转着,那么太阳有没有自转呢? 太阳有自转,自转运动的方向也是由西往东.我们观测太阳黑子时就会发现、日面上的黑子每天都有规律地从东向西移动大约13 度,它们好像列队齐步走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黑子在日面上移动吗? 不是,这是太阳自转造成的.既然太阳和地球都有自转运动,那么太阳和地球自转的形态完全一样吗? 前面已经讲过,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地球是固态的球.太阳这个气体星球,在自转的过程中,日面上不同的纬度自转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太阳赤道区域自转一周约27 个地球日,两极区自转一周约31 个地球日.地球自转时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长期观测太阳黑子就会发现,有的年份黑子多,有的年份黑子少,有的甚至几天、几十天日面上连一个小黑子也找不到.可以说日面上干干净净.我国对太阳黑子的联合观测,从60 年代到70 年代,连续每日定时观测太阳黑子14 年之久,对黑子这种“戏剧”性的变化深有体会、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天文学家们早已统计得很清楚.太阳黑子从最多(或最少)的年份到下一次最多(或最少)的年份,大约相隔11 年.也就是说,太阳黑子有平均11 年的活动周期.黑子是光球上的一种活动现象.这11 年的活动周期正是整个太阳的活动周期.从而使我们步入到认识太阳的物理本质.天文学家们把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也就是太阳活动最剧烈的年份定名为“太阳活动峰年”.而把太阳黑子最少的年份,也就是太阳活动最平静的年份定为“太阳活动宁静年”。

米粒组织.当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黑子时,常常会发现日面上有许许多多似隐似现的米粒状的组织.它们不像黑子那么明显,但是数目多得惊人,几乎是覆盖整个日面,是观测黑子时的“副产品”.特别是在地球大气透明度好的情况下,米粒组织更清晰可辨.米粒组织是如何产生的呢? 我们知道,光球底部的温度很高,上部温度低,而且低很多.光球上下温差大,极容易产生上下对流.这种对流形式便把太阳内部的热量传递到太阳表面.类似我们烧开水时,壶底部的水被加热后,通过上下对流将热传到水的上部.米粒组织正是这种炽热的气浪迅速上升和冷的部分下沉的运动.米粒组织的形态很不规则.每个米粒组织直径一般在1000 公里左右.这是多么大的沸腾气流啊! 它们的温度比光球温度要高一点.每个米粒组织存在的寿命约为几分钟到十几分钟。

光斑.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黑子时,经常会发现在日面边缘的黑子群周围伴生着比光球还要明亮的呈纤维状结构的光斑.它们大约比光球的亮度要高出10% .光谱观测表明,光斑的温度比光球温度平均高约100℃.它们和黑子形成鲜明的亮度对比.光斑和米粒组织绝然不一样.光斑出现的数量远比米粒组织少,比米粒组织亮.存在的时间一般在几天到十几天.那么,光斑是怎样形成的呢? 它们很可能是光球层顶部的炽热气团.光斑一般长约50000 公里,宽约5000-10000 公里。

下页:太阳的“内脏”-色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