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伦理生活化 < 善书推荐 < 首页 :当前 
三六、“大国以下小国”
来源:般若文海 作者:汪希教授

‘大国以下小国’。句中的‘下’字同样可解释为:谦虚、尊重、与妥协,指放下身段。但‘下’字绝不代表投降或屈辱。

管仲伐楚,有二大理由,一是‘昭王未复’,一是‘王祭不供’。楚国屈完后来只承认‘王祭不供’一罪,答应岁岁进贡,拥护东周王室。管仲立刻罢兵,终止作战。后人不察,责管仲示弱,因为当时齐国的国力大过楚国。

当时楚国国力确是弱于齐国,但并非不堪一击。战争一起,欲罢不能。则兵连祸接。生灵涂炭,怎么说也不是谋国大臣所愿看到的结果。何况兵法说:‘胜而愈强’,这个仗才值得一打。

胜而愈强,指不需付出重大代价,即可以屈服对手。甚至能接收对手的人力、武器、资源,一一转为我方所用。管仲的‘胜’,除了声讨纠正了楚国一罪,更保全了国民大众免于牺牲。而齐国的声望虽未大振,也绝无挫折。又如早年中共曾有打败陈济棠二十团兵力的纪录,也有打溃陈诚十二团兵力的纪录,但是,毛泽东并不高兴。因为当时中共的兵力弱于中央,‘惨胜’绝不是‘胜而愈强’,自己方面的损失是难以补充的。

桐城六尺巷的美谈,是由于张方两家边界纠纷所引起。方家地方势力虽强,敌不过张家有当朝宰相撑腰。老宰相居强势而裁示‘让他三尺又何妨’,感动了方家,也退后三尺,形成了今日犹存的六尺巷。既化解纠纷,亲仁善邻;也便利后人行走,更启发了子孙们的谦让美德。虽‘下’,仍然是‘大国胜’。

—大国肯‘下’小国,更可见谦让与妥协的美德。

 
下页:三七、明理不全靠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