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书摘意林 < 生活点滴 < 般若人生网:当前
心理学教授谈妒忌
来源: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 作者:李玲

问:什么是妒忌?

答:妒忌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妒忌的人感到别人的成功贬低了自己,这一成功正是他自己想要取得的。他贬低他人或他人的成就,以此来弥补他们自己认为损失了的那些东西。亚里士多德说,妒忌是对自己同胞所犯的罪行。也就是说,人最容易对与自己相象的人产生妒忌。比如,我不喜欢打棒球,所以某个运动员打出个本垒打以后无动于衷。但是,如果我隔壁的一位教授获得本系最佳研究项目奖,那对我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很不幸的是,我们在世界中的地位都是相对的。如果你认识的一个人考入了第一流的医学院,而你却没考上,那你一定有许多难言之苦;如果你和他都没有考上,那你就感到轻松多了。

问:那么从本质上说,妒忌就是你看到与你有相同的目标和志向的人取得成功而产生的不适感,对吗?

答:是的,但这还不够。这种感觉还必须是不当的。如果有一位同事工作中作弊,捏造资料而得逞,我会感到痛恨。但这不是妒忌,而是义愤。

妒忌可能以多种面目出现,或是对他人的工作诋毁和破坏,或是对他人思想的中伤。妒忌感也不一定溢于言表。

问:妒忌可不可能以佩服的形式出现?

答:那不是妒忌。可能我们会脱口说道:“真羡慕你去度假。”或“我真羡慕你的新工作。”其实这不是妒忌,而是美言。在这种情况下你真正要表达的是你很欣赏他的好运气,你都快要妒忌他了——虽然你没有。

问:妒忌是一种很普遍的情感吗?

答:没有人作过调查,但我不能想象有谁从来没有体验过妒忌。这是因为人们是相互关联的,能够相互比较。作为一个人,我可能同全世界的人比较;作为一个男人,我可以同一半人类比较;但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我只能同很少一部分人比较。人们可以比工作、比薪金,几乎什么都可以拿来比,这就是产生妒忌的基础。

问:妒忌会引起什么样的行为呢!

答:有时会使两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例如,在你的朋友赢得一项大奖之前,你认为他很有魅力;而现在你不再对他感兴趣了。或者,在某人取得成功以后,你可能会发现你在躲避他。这两例中没有直接拆台的现象,但这是妒忌。

问:妒忌会使人发愤吗?

答:会的,这样我们就不应该再称为妒忌了。很久以来,人们就用发愤的方法来把妒忌转变成比赛或竞争。另一种方法是把目光集中在他人的成就上,以此来估量自己的缺点。这可能造成妒忌,但也可能是单纯的钦佩,虽然要带上些苦涩的味道。

我们来看看以下两个例子。作家爱德蒙德·威尔逊在一封信中描述了读《伟大的盖茨比》的书稿是怎样使他难过的:“昨晚,我看过我的校样以后又重读了《伟大的盖茨比》,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道,与拙著相比,他的文气和戏剧场面是何等的好!我只希望我能给我的书以活力,使它充满激情,希望我能精确地运用技巧,能象他那样!”威尔逊的沉闷心情是很明显的,但没有丝毫的妒忌。

但是,从约翰·波瓦斯的小说中可以找到另一个例子:“他的家庭极为富有,他英俊聪睿,他是个出色的运动员,他能同时演奏17种不同的乐器。最糟糕的是本宁格伯爵那宜人的性情谁都不能不喜欢,我也不例外。有他在身边实在使人提不起精神。”这段话说明,波瓦斯笔下的人物确是在妒忌。他暗自指责本宁格,说本宁格令人沮丧——这实际上是没有根据的。

问:妒忌的破坏性如何?

答:妒忌给人们带来双重的晦气,贻害双方。首先,它是对与你相象的人,往往是你的朋友和家人犯下的罪过。有时你本应同他们分享欢乐,可你却冷落了大家。其次,它又贻害妒忌者本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情欲、贪婪更坏。

问:妒忌会引起暴力吗?

答:有时会。德国社会学家海尔马特·施奥克收集了许多事件的报道,都是关于那些承认自己是出于妒忌的人所做的事情,其中包括谋杀。在圣经中也有这样的故事:该隐杀死了亚伯,就因为上帝更喜欢亚伯的供品。

问:人们怎样才能控制妒忌,至少控制其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呢?

答:有时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在妒忌是有帮助的。我记得在作研究生的时候我妒忌过我的一个同学。他的论文通过了,而我还在找题目。但是意识到这是妒忌就能帮助自己控制住它。如果我当时没有意识到:我可能会迁怒于我的朋友,或诋毁他的计划,以及我萌芽状态的妒忌情绪,我就不会找到我的理想的论文题目——关于妒忌的研究。

问:如果你是被妒忌的对象该怎么办?

答:一个办法是尽量谈一些对方的知识和优点。如果可能的话,你还可以谈一谈他怎样帮助你取得成功;或诚挚地邀请他和你一起庆祝你的成功。所有这些都是很微妙的。当你把大家拉在你这一边,有他们分亨你的成功的时候,你提高了他们的地位,就有可能消除危害你们关系的紧张空气。

 
下页:双手暴露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