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文史园地 < 生活点滴 < 首页 :当前 
中国音乐在北美
来源:《华夏文化惊四海》 作者:

有谁能想到伦敦人扭秧歌,加拿大人唱粤剧、美国人说相声呢? 然而,这是现实,他们非但演了、唱了、说了,还作了不少研究! 这就是中国演唱研究会 (简称Cnoperl) 组织和支持的一些活动.这个研究会是由美国和加拿大等地一些热爱中国“演唱文艺”的人们在1969 年发起成立的,它以搜集、记录、研究和表演中国演唱文艺为宗旨,每年召开年会一次,并出版《论集》一册以便交流。

他们研究内容很广泛,首先是由于“中国演唱文艺”的含义极广,凡是口头表演的各种艺术形式,地区上从南到北,时间上由古至今都包括在内.除了没有人声的乐器、舞蹈等外,唯一的界限恐怕就是“中国”两字了.实际上,他们的研究涉及到昆曲、京剧、粤剧、评书、山东快书、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单弦、相声、竹板书、南方说唱、南方滑稽、广东小曲、福建南音、香港船民歌曲、秧歌、话剧,甚至佛教仪式中背诵经文的曲调,通俗宗教仪式说唱等.当然,这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还只是小小的几丛,但,这是可喜的进步,而且是十分有力的起步。

从《论集》的文章看,有旁征博引,研究深入的学术性文章,如《中国小说中的口语因素》、《三侠五义及其与口头文学的联系》、《昆曲演唱技巧及记谱》、《论北方乐剧的发展》等;有系统的历史性论述,如《昆曲唱腔集及其来源》和《20 世纪20 至60 年代的昆曲演唱实践》等;有专题调查报告,如《随粤剧团往返台湾的一次演出》、《香港船民歌曲》、《佛事供天中的五大吟诵类型》和《一次现场试验》等;有现场笔记,如《北美粤剧随笔》和《现场报导两份》等;有文艺评论,如 《1978 年以来的话剧: 有限的改革》和《唐王李世民的艺术形象》等;也有各地演唱文艺活动的介绍,如《报导一次秧歌试验性演出》、《教学片: 中国通俗宗教记录》和《中国演唱文艺研究会档案馆》等.有的翻译了原文,如相声《空城计》和《海燕》,有的还注译了曲谱、标明了字音,如单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总之,既有理论探讨,技巧研究.也有情况介绍,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中一篇有关博物馆的报导,记该馆收集了各种有关文艺形式的服装,道具、唱本、说明书等实物,注有日期,戏目 (曲目) ,甚至使用者姓名等.使人能从形象上进一步加深对古今各种艺术形式的了解,也很有意义的。

该会成立以来,活动正常,现成员已遍布美国各州及加拿大各主要城市;欧洲方面,联系面也扩大至英国、法国、西德、瑞士、荷兰、挪威、芬兰、甚至苏联和以色列.《论集》的发送范围还远至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以色列.更重要的是,他们加强了和国内联系.1982 年曾派人专程来京访问,学习、交流;同台湾,香港等地也有联系.他们的活动也引起了包括语言、文学、文字学、戏剧、舞蹈、音乐、民俗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人士的注意。

该成员中,有一部分人是属于中国血统,有些人还从事过文艺专业工作,他们身居国外,利用业余时间,介绍研究祖国文化,这种爱国热忱值得称赞.不过会员中的绝大多数是外国人,他们热爱中国文艺,愿为学习、研究中国文艺献身,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是难能可贵的。

他们写的一些文章,观点角度和我们不尽相同,这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有交流就会有促进,有促进也就会有提高。

 
下页:中国音乐真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