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动物世界 < 生活点滴 < 首页 :当前 
鸟类明珠朱鹮
来源:百科全书·珍稀动物 作者:

朱鹮,在动物分类学上位于:脊椎动物,鸟纲,鹳形目,鹮科。

朱鹮又称朱鹭,红鹤。

朱鹮是世界公认的濒危鸟类。据文献记载,朱鹮曾广泛分布在亚洲东部。苏联的南部,中国的东北、长江下游、秦岭、台湾岛及日本诸岛,都有过朱鹮的踪迹。有一本名为《中国东部的鸟类》的书中记载,朱鹮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白色的,另一种是灰色的。自本世纪30 年代起人类大量的捕杀,使之变为自己的美味佳肴;再加上栖息地的树木被人类滥和砍伐;还有一些动物如乌鸦、豹猫、青鼬、猛禽等经常捕食它们,使得朱鹮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分布区明显缩小。到了50 年代,朱鹮基本绝迹了。到了1982 年8 月为止,日本只剩下两只,我国的野生种仅有7 只。这7 只朱鹮的发现有一段复杂经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织了一个调查小组,从1978 年秋季开始,前后用了3 年的时间,踏遍了万水千山,克服了重重困难,行程了5 万余公里,历经辽宁、安徽、江苏、浙江、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九省,终于在1981 年5 月23 日和5 月30 日,在陕西省秦岭南坡洋县的金家河山谷和距离金家河两公里的姚家沟一带的海拔1200~1400 米的山林中发现了尚存的朱鹮营巢地。金家河有一对成鸟,4 枚卵,但育雏没有成功,姚家沟的巢中发现3 只幼鸟。这证明朱鹮在我国不但没有绝迹,而且还有繁衍后代的能力,这说明拯救这种珍鸟免于绝种有了希望。

朱鹮自从被发现以后,世界各国的动物学家们把保存朱鹮的希望寄托到了中国。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同志们就在姚家沟建立了一个“秦岭一号朱鹮群体观察站”,在朱鹮栖息的青桐林畔搭了观察棚。他们24 小时值班,日夜用望远镜及其他仪器观察记录朱鹮的全部生活情况,研究朱鹮的生活习性,为以后朱鹮数量的增加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朱鹮的幼鸟羽毛颜色发灰色,随着幼鸟的长大,羽毛颜色逐渐变为白色。前面提到的《中国东部的鸟类》一书中曾说,朱鹮有两种类型:白色型和灰色型的,这种说法不正确,所谓两类,实际上指的是它的成鸟和幼鸟,只是一种而已。

朱鹮是一种美丽的中型鸟类,称为东方鸟类明珠。它体型较为肥硕。远远望去朱鹮的体羽为白色,走近观看全身雪白的体羽中的羽干、羽基、翅膀边缘的飞羽都略带淡淡的粉红色,初级飞羽为鲜艳的粉红色,闪烁着晚霞般的光辉。它的额顶和面颊都裸露无毛,且为朱红色。长长的喙略向下方弯曲,为黑色,喙尖为朱红色。后枕部有十几根冠羽,冠羽呈柳叶形长而下披,触及到后背部,别有一翻俏丽的风味。它的腿和脚都为桔红色,和它头部的朱红色遥相呼应。朱鹮的虹膜也呈淡红色。朱鹮的全身色彩基调为红色,有深有浅,恰似化妆师精心妆扮的披着头纱的新娘,真是吉祥、喜庆之鸟。

朱鹮身长60~80 厘米,体重1.5~2 公斤,为中等体型的涉禽。

朱鹮栖息在沼泽、水田、河滩、溪流附近,多为群体活动。互相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夜晚在高高的大树上栖宿过夜。朱鹮休息的时候,常呈“金鸡独立”的姿势,并且转动它那长度适中的颈部把喙插入背部的羽毛中,盘头养神,此时好像在向人们展示它那美丽的冠羽。朱鹮只有在白天才共同外出觅食,它们主要到水田、河溪、沼泽地中以鱼、虾、泥鳅、青蛙以及软体动物为食。它尤其喜欢吃泥鳅。

在每年的早春二月,朱鹮成双成对飞回繁殖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占领地盘,然后选择高大的树木:或者是高大的白杨树,或是松树,或是粟树,或是高大的青冈树,在距离地面10~20 米左右的粗树枝上,早出晚归,叨材建巢。在建巢的过程中,它们经常遭到邻居,比如喜鹊等其他鸟类的捣乱。喜鹊经常把朱鹮刚刚叼来的巢材抽走,常常使得朱鹮还没有来得及把巢建好,雌朱鹮就已迫不急待地把第一枚卵产下来了。它们只好一边产卵,一边补建巢穴,一直到所有的卵都孵化成雏鸟为止。

朱鹮一般每窝产卵2~4 枚,每年产一窝。卵呈青绿色或蓝灰色,上面带有褐色的斑点。卵似鸭蛋样大小,每个约重60~75 克。雌雄鸟轮流共同孵卵,经过近1 个月的孵化,小朱鹮一个个出世了。幼雏绒羽为淡灰色,腿呈桔红色。幼雏为晚成鸟,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由双亲进行育雏。人们观察到小朱鹮的亲鸟将稻田里的泥鳅,水中的小鱼、青蛙、甲壳类动物以及昆虫,吞进食道的夹袋里,制成半流食,再飞回巢边。喂食时,亲鸟把嘴张开,先让最先出壳的雏鸟把喙伸进夹袋里捣食,然后再给第二个出壳的雏鸟喂食,然后是第三只……当雏鸟吃饱的时候,它们就会把头低下。亲鸟每次喂食都严格按照这个顺序进行。如果一窝雏鸟数量较多,有4 只左右,那么轮到最后一只雏鸟吃食的时候,亲鸟夹袋里的食物已经被前面的雏鸟吃光了。这样下来,后面的雏鸟因为没有食物吃,身体会逐渐瘦弱下来,最后被弃之巢外。所以一般情况下,根据亲鸟的喂养能力,喂养两只雏鸟是理想的,喂养3 只就吃力了。

在“秦岭一号朱鹮群体观察站”,1981 年人们就发现一窝3 只雏中的“小三”因为吃不上食物,身体瘦弱,最后被弃之巢外。1985 年一窝4 只雏鸟中的“小四”也遭到遗弃。这种现象又一次证明了,自然界中自然淘汰的残酷现实。

后来人们一旦发现了朱鹮有弱雏在挣扎,就立即从巢中取出,送往北京动物园,由人工精心饲养。遇到有弃之巢外的幼雏,也同样处理。现在北京动物园至少有5 只以上的朱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送来落户的。

雏鸟由于进食半消化的食物,因此长得很快,大约1 个月就能长大,可离巢觅食。1~2 年性成熟,寿命20~30 年。

朱鹮目前仅分布于我国陕西省的洋县。为世界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列为我国一级保护珍禽。1983 年在陕西省洋县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

 
下页:身跨两类的鸭嘴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