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学六艺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惋惜过去,不如珍惜现在--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生命是随着节气而不断更新交替的,但是却有痴心人苦苦挽留春天。花开花落,有什么好怨恨的呢?我看那浓密的夏日绿树也很让人喜欢嘛。

秦观的这首诗就像是寻常人在聊天,几乎不用特别的注释。它明白易晓,向我们讲述这样一个道理:春天有春天的美景,夏天也有夏天的情趣。四季变化是人力不能改变的事情,为了春去秋来而伤心,还不如珍惜眼前的时光呢。这是一种豁达的心态,接纳眼前的事物,发现它的美好,我们就能坦然面对生活的各种变化。

接受现实的道理谁都会讲,但秦观在这里讲的道理却格外让人心悦诚服。因为他善于用比方。我们都知道,为春天的落花哭泣的人是多愁善感的,四季变化的规律不能改变,只能接受。将这种情况用来说明接纳眼前的生活,读者就心领神会了。讲道理的时候,也要学会打比方,用别人熟悉的事情来作比喻,道理也就能讲明白了。想一想,你讲道理的时候善于打比方吗?下一次给别人讲道理,是不是应该活学活用秦观的方法呢?

有人因为看见花败,就伤心得不愿意出门,结果,他错过初夏的绿叶成荫、仲夏的骄阳似火。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也不要为不能改变的事情悲伤。生命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我们要学会坦然接受。

下页:且行且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