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第十二 < 论语讲要 < 儒以修身 < 儒家文化 :当前
何谓崇德、修慝、辨惑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李炳南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舞雩,是鲁国雩祭之处,其地有雩坛,有树木,在曲阜城外一里许,为一风景区,孔子常带弟子们到此游览。

樊迟从孔子游于舞雩之下,虽是游览,仍不忘求学,乃问孔子‘崇德、修慝、辨惑’是何意思。

崇德等六个字是古语,刘氏正义以为求雨之辞,德慝惑三字合韵。

孔子称赞樊迟问三件事,故曰:‘善哉问’,以下即分别解答。

‘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先作事,后始想到所得的报酬,这不就是崇德吗。崇德,就是增进自己的德行。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皇本无作毋。攻,改正。其,指自己。自己有恶,立即改正。如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即是攻其恶。一个认真改恶的人,但见自己之恶太多,自攻之不暇,那有时间攻人,所以说‘无攻人之恶’。能如此,便是修慝。慝字从匿从心,修慝是修去心中之恶。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惑的种类太多,忿是其中之一。一时忿起,不能自制,忘其自身,及其父母,这就是惑。辨惑,即在忿初起时,考虑后患,而不冲动,免为自身及父母召来灾祸,所以皇疏引季氏篇君子有九思‘忿思难’解释此义。

下页:爱人者仁,知人者智,举直错诸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