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第十三 < 论语讲要 < 儒以修身 < 儒家文化 :当前
改善政治实为发展农业的先决条件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李炳南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稼是种五谷。圃是种菜蔬。

樊迟请学稼,又请学为圃,孔子不答复,只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而已。

待樊迟出去后,孔子为其余的弟子说明不用学稼的道理。

‘小人哉,樊须也’,这里的小人,不是褒贬之辞,是指种五谷、治园圃种菜蔬而言,这些都是小人之事。所以小人是老农老圃的称谓。

在孔子时,政治不好,礼乐行不通,樊迟请学稼圃,意思是在讽劝孔子教民稼穑,这样对于民生也有益处。但孔子不以为然,而以办政治为重要,所以解释,在上位的人好礼,民众就不敢不敬,在上位的人好义,民众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好信,民众就不敢不用情。情是情实,用情,是以诚实相待。在上位的为政者能够如此,四方之民自然襁负其子而来归。何用自己耕稼。襁负是用布将小儿束负于背上。

‘焉用稼’,是孔子勉励弟子们要研究修己安人的大学问,要致力于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不要分心去种谷种菜,因为种谷种菜的事情自有农业专家如老农老圃去作。而且农业是否振兴,要看政治是否改善,如果政治不好,则农业以及工商等业都兴不起来。所以改善政治实为发展农业的先决条件。由此可知,‘焉用稼’一语并非忽视农人与农业。孟子滕文公篇辩论许子并耕之非,可以参考。

【蕅益论语点睛补注】

宁为提婆达多。不为声闻缘觉。非大人。何以如此。

【补注】提婆达多。示现逆行。而授记成佛。声闻缘觉。安于小乘。而不求作佛。读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及信解品可知。

下页:政治领袖以本身守正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