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第十三 < 论语讲要 < 儒以修身 < 儒家文化 :当前
孔子提示先富民后教民 辨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李炳南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到卫国,冉有替孔子御车。孔子一看卫国有很多人民,便说‘庶矣哉。’庶即是众多之义。

人民众多,就政治说,那是好事。如礼记大学说:‘财散则民聚。’反之,如礼记檀弓说:‘苛政猛于虎’,便不能多聚人民。

冉有一听孔子称卫国人多,便想了解为政之道如何好上加好,所以问:‘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说:‘富之。’要使人民富足。冉有再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以为,人民富了,就要受教育,所以说:‘教之。’

孔子在这里只提示先富民后教民。如何富民,则需治国者本于仁政因时因地而制宜。至于教民,自以五伦教育为根本。孔子祖述尧舜,尧帝教民就是教以人伦,孟子滕文公篇说得很详细。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期月,古注皆作一周年解释,期音基。

孔子假设,如有人聘用他去治国,他预定一年可以治理就绪,三年便有成就。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这是孔子居在卫国时,有感而发。当时卫灵公已老,怠于政事,不能用孔子,孔子喟叹,说了这几句话。

世家‘期月’作‘月’,‘而已’之后没有‘可也’二字。论语此章‘可也’的‘可’字,是指初步的功效而言。孔子从前治理鲁国,孔子世家说,三个月即告大治。此就卫国的情形衡量,预计三年有成,到时候,自然使民众富足,而又受礼乐教化。

【蕅益论语点睛补注】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卓吾曰。一车问答。万古经纶。

【补注】若问何自而庶何自而富。则必曰教。可知教是澈始澈终之事。既庶既富之后需教。未庶未富之先尤需教也。今机器横夺人工。外货倾销中国。国人喜用外货。若不广行自制本货。自用本货之教令。则贫困日甚。庶富无期。愿国人恐惧而急图之也。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者才不是说真方。卖假药的。

下页: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