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第十六 < 论语讲要 < 儒以修身 < 儒家文化 :当前
侍于君子有三愆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李炳南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愆作过失讲,随侍君子,容易犯三种过失。

话未到当说时而说,谓之躁。郑康成注:‘躁,不安静也。’例如君子未问,自己就先说,这就犯了心浮气躁之过。郑注从古论语作躁,释文说,鲁论读躁为傲。

话当说而不说,谓之隐。孔安国注:‘隐,不尽情实也。’如君子已问,就应当把话明白的说出来,如果不说,这就犯了隐匿之过。

没有观察君子的颜色就说话,谓之瞽。集解周先烈注:‘未见君子颜色所趣向,而便逆先意语者,犹瞽者也。’颜色表示意向,不看君子颜色而言,犹如盲者说话而不看对方,大为失礼,所以也是过失。

这三种过,不但不能对君子,即对任何人都不能犯,但犯于君子更为严重。

附:

人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成为言行一致品德高尚的君子,这是孔子倡导的立身处世之道。畏天命,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顺之则吉,逆之则凶。畏大人,是对有德有位之人的敬畏,这些大人位高权重,他们的言谈举止对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稍有差错,就会殃及百姓。畏圣人,是因为他们通晓人生安身立命的真谛,违背了就会有灾祸。

祸从口出,话说得太多,必然闯祸。多少人因话多而后悔,却又一再重犯话太多的毛病,很不容易改正。我们常听说“不说话会死吗”,大多是针对这种人而发的感慨。

说话之前,先动动脑筋想一想:时机对不对?观察一下对方的脸色,再做出合理的判断:该不该开口?要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这时候才开口,应该比较妥当。

说话的第一条件,是对方愿意听,而且听得进去。否则说了也等于白讲,如果因此而惹火了对方,得罪了在场或不在场的人,那就更加麻烦了。

下页:君子有三戒:戒色、戒斗、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