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第十六 < 论语讲要 < 儒以修身 < 儒家文化 :当前
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李炳南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把人的资质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人是生而知之者,他生来就知道一些事理。次一等的人是学而知之者,他虽然不学不知,但是一学就会。又次一等的人是困而学之。孔安国注:‘困,谓有所不通。’不通就是心智不开,但能发愤求学,人家学一遍就会,他学一百遍才会。能够这样苦学,也能成功。就如中庸所说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最怕的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天资既钝,又不肯求学之民,此最下等,不得称为学者。

困而不学,但说‘民’斯为下,不说天子或诸侯者,因为古时人君自幼非学不可,平民则较自由,学与不学,听其自愿。但孔子说这话仍有激励其求学的意思。

【蕅益论语点睛补注】

只是肯学。便非下民。

附:

联系《论语》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孔子的思想,借鉴历代儒者的解读,我们认为此章的“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分别指圣人、君子和小人;此章的“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中的“之”之所指,也即认知的对象、内容是“仁”。至于此章“生而知之者,上也”云云,所涉及的决定智力因素、主观态度,也即决定人在认知上的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孔子未曾言及。…

皇侃、程颐、朱熹等人解孔子“生而知之者”为“圣人”,是正确的。至于皇侃解“学而知之者”为“上贤”者,朱熹解“学而知之者”为“大贤”,也是合理的。…在孔子那里,“贤者”就是“君子”。…

“生而知之者”为“圣人”,“学而知之者”为“君子”。“圣人”与“君子”乃儒家的理想人格。可知,在孔子看来,智力因素、认知态度等与道德因素相联系,而且智力因素、认知态度的状况与道德品格相对等、相对应。既然与“生而知之”、“学而知之”相对的是“困而学之”,与“圣人”、“君子”相对的是“小人”;既然“生而知之”与“圣人”相匹配,“学而知之”与“君子”相匹配,那么,与“困而学之”相匹配的就是“小人”,“困而学之”者就是“小人”。如此,皇侃解“困而学之”者为“中贤以下”者,朱熹解“困而学之”者为“众人”,都不甚确切。要知道,“中贤以下”毕竟还属于“贤”,“众人”毕竟不是儒家人格之一等级,不与“圣人”、“君子”相对。…

“仁”人人可知,“君子”、“小人”等人人皆学,孔子教育又以“仁”为核心。那么,“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之中的“之”之所指,当是“仁”无疑。至于程颐解“之”为“义理”,朱熹解“之”为“义理之当然”,乃是从理学之维解“之”;李颙解“之”为“良知”,乃是从心学之维解“之”。而无论程朱之“理”、还是心学之“良知”,都是对孔子之“仁”的本体论提升。在此意义上,程朱、李颙的解读又有其合理性。(网文节录)

下页:君子有九思,明动作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