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庸讲记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惟礼能为之中 中道可依礼而行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徐醒民

为什么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比如说,就拿行道来讲,这里,根据郑康成的注解,他说:过与不及,就使得中庸之道不能行。所以不能行的时候,那怎么样呢?要定出…,从哪里行,定出一个准则出来。所以他说“惟礼能为之中”,就儒家学术来讲,你要使这个中庸之道,能够行得通的话,能够行得很好,那就在礼上面去,把握着这个礼,那就能够行了。这个怎么说呢?我们就拿礼来讲,礼有很多种的,就拿丧事,父母之丧,丧事这个礼来讲,丧礼的时候,比如说,一般讲父母之丧,父母死了以后,做孝子的要守孝,守这个丧礼三年,叫三年之丧。这个三年之丧什么时候?古时候就有,比如说夏商周,在商朝它就有三年之丧的,后来到了周家,周家开始的时候也是三年之丧。慢慢地,到了孔子那个时候,有的人慢慢地,逐渐逐渐地时间就变短了,不到三年了。所以孔子弟子就问,这个三年之丧时间太久了,如果一个孝子守丧三年,守丧三年是为着礼,守丧三年这个礼,不行礼乐的话,这个礼,也就忘记了、也就不行了。他问孔子,孔子就说了,这个三年之丧不能改的。为什么呢?“子生三年”,儿女生下来在三年之后,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就是一个人生下来,连走路也不会走,甚至坐也不会坐,要靠父母来怀抱着他,一直到了三年,他才会走路。然后才“免于父母之怀”,免于怀抱他。除了这个以外,我们从小到成人这个阶段,受之于父母的恩德,可以说是说不尽的,因此在父母之丧的时候,做孝子的守这个丧期三年,不过只是表示,生下来在三年之中,需要父母这样怀抱,一切的衣食这样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个表示在三年,稍微表示,不要忘记父母这个恩德而已。如果说是其余的,那说不尽的。因此三年之丧,在那个时候讲,中国就是天下,是天下通行的一个……,守丧的期限。自孔子答复他的弟子之问的时候,后来一直从孔子那个时候,到清朝,以至于民国,这个三年之丧是定了、不改了,这个三年之丧就是(礼之)中道。

那么就拿这个礼来讲,“知者过之”,“知者”有智慧的人,“过之”就是超过了。一行就超过了,认为这个三年之丧不够,还要久一点。“愚者不及也”,愚是比不上知者,他行不到三年。这个讲法跟后面,“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这个古人的注解,有一点稍微不同的讲法。这个知者、愚者,这是指的对于道理,中庸之道的道理来讲。后面,“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指的是对于中庸之道,实行这一方面来讲。这样分开来讲的话,把它对调过来,好容易明了。但是照经文这里面讲的时候,按照唐朝孔颖达的正义来解释,他的解释法,知者、贤者、愚者、不肖者,两者互相照应。双方面都有连带的关系,是这样的讲法。所以在这里讲,讲知者也就包含贤者,愚者也就包含不肖者。下面讲到这个行者,也是这个意思。你要偏重地来讲,在实行这一方面,就是贤者,贤者是德行很好的人,有德行的人,既是有德行的人,比如说在礼上面,他遇到父母之丧,他就是哀伤过分了,对于三年之丧还感觉不够,还要多。不肖的人呢?就是德行,比不上贤者,所以他不能够守三年之丧,这就不及。

除了这个三年之丧以外,还有父母之丧的时候,在《礼记》里面,关于有一篇,就是《问丧》的那一篇。问就是问答的问,丧就是父母之丧的丧,在那个里面也有很多,父母之丧的礼节,守这个丧礼。比如说其中一条,父母之丧,刚刚过世的时候,三天之内,“水浆不入口”,对三天不饮水,不吃东西,顺乎孝子所发出来的孝心,这是中庸之道。守住这个中庸之道,就是能够行。贤者或者是知者,他过了,超过了,三天之后还是,不饮水、不吃东西,这就过了,就不是中道了。愚者呢?就像现在有很多人,父母之丧,别说三天不饮水、不吃东西,在当天他就要吃东西,这就是不及。像这样的一个过之,一个是不及,这样就是中庸之道“不行”了。人人你要大家都照中庸之道这么行。孔子知道,有这两种情况在这里,一个是贤者、一个是不肖者,当然就包括知者与愚者了。知者是明了道理,所以是过之,愚者呢?知者是知道这个道理,他就过了,愚者是不明了。所以这两者,一个是过、一个是不及,所以中庸之道不能行。

下页:道之不明也 贤者过之 不肖者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