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学佛是怎么一回事 < 善书推荐 < 首页 :当前
乙、阶段和位次
类别:怎样实践佛法 作者:徐恒志居士

关于觉性显发的过程, 假使用教理来说明其位次, 那末各经所说, 各有广略开合的不同。象《仁王般若经》说五十一位;《璎珞经》加上“等觉”说五十二位;《楞严经》加三渐次、乾慧地及暖、顶、忍、世第一等位, 共说六十位;《大日经》则依十住心而说十位, 及说十地的十位。天台智者大师, 将流入此土的一代化导众生的佛法, 根据时机说教的深浅, 释成藏、通、别、圆四教。现在我把圆教断惑的程度和所证入的位次, 来扼要介绍一下, 以供修学同仁的参考。

根据天台智者大师的发挥, 把自性觉悟的过程, 分为六个阶段(六即佛)。一、理即佛, 就是说一切众生虽然迷惑颠倒, 生死浩浩, 但就其不思议理性的本体来说, 随拈一法, 无非法界, 本来智慧觉照, 与佛不二。二、名字即佛, 就是说:我们从经卷或师友处, 闻到自性是佛的名字, 因而能通达悟解, 明白一色一香, 无非中道, 也就是说, 了知一切法不离自性, 一切法皆是佛法。在这一阶段, 就是教家所谓大开圆解, 宗下所谓彻见本来。三、现行即佛, 就是由名字位大开圆解之后, 即起妙观, 境观相资, 正式修持的时候。在这一阶段, 已能圆伏见、思、无明的烦恼, 就是圆教的五品弟子位, 也叫做外凡位。四、相似即佛, 就是这时气分已经与佛接近。这一阶段就是圆教的十信位, 也叫内凡位和六根清净位。

到初信位时, 是已断了见惑, 不再有疑、邪见、身见、边见、见取见及戒禁取见等的妄见, 这时便不再退转凡夫之位, 叫做位不退;到七信位时, 是已断了思惑, 不再有贪、嗔、痴、慢等的妄情(见、思惑是粗惑), 修持到这一地步, 便脱离了三界分段的生死流转, 出凡圣同居土, 而生方便有余土;到十信位时, 是已断了三界内外的尘沙惑(尘沙惑是细惑), 这时能应病与药, 以若尘若沙的无量法门, 度无量众生, 悲智双运, 利济众生而不怯弱, 叫做行不退。五、分证即佛, 这一阶段, 就是圆教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位次, 也叫做圣位。由十信位断尘沙惑后, 进破无明的一品(无明惑是微细惑), 就到了初住位, 居于实报无障碍土, 也分证常寂光土, 从此亲见佛性, 得真智不动的无生忍力, 中道正念, 永不退失, 叫做念不退;(这是大乘的见道位, 小乘断见惑的初果, 便叫见道位。)以后破除一品无明, 就证到一分觉性, 到等觉位共破四十一品无明。六、究竟即佛, 就是到等觉位, 更破一品生相无明之后, 便成为究竟妙觉的佛, 居于究竟常寂光土, 也叫上上实报无障碍土, 这样才算彻底成就了清净的法身, 彻证了圆满的真理。(圆教一行一切行, 一位一切位, 所以本无位次, 就以“六即”为位次。所说五品弟子位, 依《法华经》, 其余依《璎珞经》, 是借用别教的。)此外, 我们再把念佛九品往生的情况来说明一下。凡具足真信切愿, 但念时仍散乱的, 是下品下生;念时散乱渐少的, 是下品中生;念时便不散乱的, 是下品上生;以上虽还没有断见思惑, 但能生安养的同居土(极乐四土都是清净的), 一得往生, 就是位不退。(其他的教相中, 必须断见惑, 才谈得到位不退。)若能在一切时, 念念相续, 不散乱、不昏沉, 在事上念到一心不乱的, 便同断见思惑的罗汉, 是中辈三品生, 生安养的方便土。若能体究到万法皆如, 心佛不二, 在理上念到一心不乱的, 便同破无明惑的大士, 是上辈三品生, 生安养的实报和寂光土。这里也可见念佛法门的可浅可深、圆融普摄、利钝全收的优越性了。

下页:丙、成就正觉的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