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诗歌之最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最著名的哲理诗《题西林壁》
来源:文学百科 专题:文学之最

最著名的哲理诗, 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1037—1101) 咏庐山的七言绝句《题西林壁》.其诗写于元丰七年 (1084 年) .诗中极写庐山峰峦重迭、变化多姿的景色, 在对奇妙的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寄寓着发人深思的理趣, 表达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特别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两句, 既深切地写出了诗人游赏庐山的真实感受和“人生之游”的感慨, 又极形像地概括出了“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的普遍哲理, 成为了后人藉以说明身处错综复杂的环境之中, 难以看清真相的惯用成语。

最早的感伤组诗

最早的感伤组诗, 是大约在东汉后期 (约140 年—190 年) 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其诗载于《文选》, 作者并非一人, 因其姓名失传, 时代又不能确定, 故被《文选》编者题为“古诗”.其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 有写热中仕宦之忧的, 有写游子思妇之苦的, 有写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 有写朋友交往冷薄无情的等, 但其共同的特征, 是对人生易逝、节序如流的感伤, 大有岌岌惶惶如恐不及的忧虑.它们反映了汉末没落时期剥削阶级的思想和失意文士内心极端矛盾的苦闷及消极颓废的哀怨情绪, 是东汉黑暗社会一个侧面的真实写照, 是中下层文士毫无出路之时的痛苦呻吟.它们是我国感伤主义文学最早最集中的表现, 后来每当封建王朝没落时期, 其感伤主义传统就在新的文学样式中得到继承和表现.它们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和“比兴”的手法, 以富于音乐性和形像性的浅显而精练的语言, 构成了特殊的含蓄的艺术风格, 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也是后世所谓“温柔敦厚”一派诗风的一个源头, 对后世文人抒情诗发生了长远的影响.它多用五言, 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也标志着我国文人五言诗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刘勰曾称它为“五言之冠冕”。

下页:最著名的秋思散曲小令-《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