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文学名著导读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父与子·屠格涅夫
来源:百科全书 作者:

《父与子》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6 部长篇小说之一,写于1862 年。作者屠格涅夫1818 年出生于俄国一贵族家庭,自幼目睹母亲专横任性,虐待农奴,开始对农奴制产生厌恶,后来他立下誓言,表示决不同农奴制妥协。早在大学时代,屠格涅夫就以诗歌的形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他的思想和文学观念明显地受到别林斯基和果戈理等人的影响。把握时代脉搏,敏于发现新的重大社会现象,是屠格涅夫创作的主要特点。长篇小说《父与子》以19 世纪50 年代未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代表不同社会力量的“父辈”与“子辈”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斗争,敏锐地揭示出平民知识分子必将代替贵族自由主义者的社会发展趋势。小说的主人公巴扎罗夫是一位平民出身的医科大学生,激进的珉主主义者,属于“子辈”的代表。他聪明,勤奋,衣着朴实,有思想,有毅力,正直而坚定。在政治上,他与贵族自由主义者针锋相对,坚决反对专治农奴制度,否定当时现实生活中“公认的准则”,提出“把地面打扫干净”,建立“一个合理社会”的主张。他重视实践活动,提倡实用科学,厌恶空谈,是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同时,他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比如,他否定贵族生活准则,却又去参加决斗。作品中写巴扎罗夫两次离家,到玛利因诺的贵族子弟阿尔卡狄家作客,同阿尔卡狄的伯父巴威尔这个“父辈”保守派发生尖锐的思想冲突,后因一个偶然的事情,二人进行决斗,巴威尔受轻伤,巴扎罗夫给他及时做了包扎。在一次尸体解剖中,巴扎罗夫割破手指,感染身亡。

《父与子》成功地塑造了巴扎罗夫这个具有新的思想意识的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俄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情节结构的简洁、明快、朴实,也是这部小说的艺术特点之一。

下页:玩偶之家·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