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世界电影史话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玩弄时间把戏——雷乃和他的影片
类别:影音娱乐 专题:

法国导演阿兰·雷乃的重要作品很多,如《凡·高》、《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死之恋》、《天命》、《我的美国叔叔》、《情节剧》等等.雷乃在电影表现语言的创新上,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电影语言的种种创新活动,在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派电影的广阔领域里连贯或不连贯地进行着,实践者往往是一些不拘一格,有鲜明个性和极富创作力的人,他们实验使用的多是些正在探索、创造、不断改善的“句式”、“句法”和映像,结构也常常会有错综复杂,非情节化的组合.因此,每每使观众大不以为然,甚或因看不懂而认为枯燥无味.但请不要忘记,正是这些离奇古怪的和逆向性的实验,使得电影艺术不断地从陈旧的形式中惊醒过来,也使得她永远充满神秘的色彩和魅力,使得她的语言形式活泼、丰富、新奇,一如清新、美丽的少女.就以雷乃的《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两部片子为例来谈谈这一点吧。

《广岛之恋》摄于1959 年,是一部表现人物内心意识流的影片.雷乃在此片中首创了“闪切”——即极短的闪回手法.如片中女主人公“她”——法国女演员清晨醒来时看见“他”——日本建筑师的手在微微颤动,紧接着镜头切入一个仆倒在地的德国士兵 (“她”的情人) 的手,两只手极其相似.这个镜头只持续了4 秒钟,又马上切回到“她”的脸上.这种“闪切”手法成功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意识流.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 法国女演员来到日本广岛并邂逅了日本建筑师,两人共度良宵后又互相道别而去.她曾向他讲述了自己在二战时的恋情,她曾爱上一位入侵家乡纳韦尔的德国士兵,在家乡解放之日,她的恋人被打死了,她也因爱上敌人而被乡人羞辱,精神一度失常.后来,她去了巴黎.那一天恰是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日子.雷乃在此片里完全摒弃了传统叙事结构,打破时空界限,把过去与现在、记忆与追述交融在一起,而他对往事的追述也并不只是回忆,而是使之与现在的情景混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心理上的特殊结构.在雷乃的这部影片中,女主人公实际只是“过去”的一个代表,而男女主人公的广岛之恋则意味着“现在.”他要她留在广岛,隐喻着现在要保持对过去战争的记忆;她不能留下,则又表现了这种记忆是必然会被遗忘的.影片的表现手法是新奇的,但整体感又是非常流畅的.这部影片使他获得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家协会大奖、法国梅里爱奖,1961 年又再获纽约评论家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雷乃的另一部代表作《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1961 年) ,也获得过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影片的编剧是法国“新小说派”著名作家阿兰·罗伯—格里叶.如果说《广岛之恋》中雷乃试图证明记忆与追述记忆可能会带来某种失落、旧的记忆则既混乱又顽固,而这一部影片他表现的是无意识时的上百种思绪一掠而过.影片里没有连贯的情节,也没有身份明确的人物.大致内容是: X 告诉A,去年曾在马里昂巴德约定将与他私奔,A 则根本不记得也不承认这段往事,但在X 的不断诉说下,A 终于抛弃丈夫与X 私奔了.影片中X 述说的马里昂巴德的约定究竟是真实的,还是纯粹的幻想,一直不清楚 (A 始终未表明确有其事,而X 所说的地点也不断地改换,一会儿是西烈德别马德,一会儿是卡尔斯,一会儿又说可能在这个客房里) ,A 与“丈夫”M 的关系也不明确,他也许是丈夫,也许是情人,甚至只是兄弟;影片中出现的豪华建筑也被雷乃加上了象征的色彩,几乎是一座迷宫: 画外音曾多次讲述它的内部结构,然而,建筑本身却在不断改换着,画外音的描述也就在不断地变化着……

雷乃想表达什么呢? 他想表明: 在幻想与现实、事物与事物、过去的记忆和现在的想象之间并没有什么界限——因为: X 最终说服了A 与他一起走了.也就是幻想、现在、记忆、事实等等被完全统一化了。

时间和空间对于搞电影的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格里菲斯、布努埃尔、伯格曼等人从空间的角度对时间的穿透力是无与伦比的.阿兰·雷乃则只选择“时间”作为他电影艺术的突破点.他的格言是: “电影是玩时间把戏的艺术.”

雷乃认为电影与小说很相似,可以自由地安排时间,在角色的一生中来回穿插,或倒叙,或提前.尤其是内心的潜意识活动,可以任意组合得有声有色、有起有伏、有滋有味,可以让银幕来表现梦境和幻想,将时间随意摆布;或重复、或逆转、或变得飞快、或使之缓慢.用剪辑术恰恰能表达这种任意组合和过渡,如“淡”、“溶”、“划”等等.但是,电影语言又不同于文学语言,它没有那样多的时态,画面一呈现在观众面前就是“现在进行时”,因此必须通过导演来注释清楚它所发生的时间或空间.这也正是雷乃喜欢摆弄时间的原因,他说: “因为它棘手,又因为它有这么一层奥妙.”阿兰·雷乃是法国梵纳城人,26 岁独立拍片前研习过戏剧表演、电影蒙太奇和摄影艺术,并从拍纪录短片起家.1948 年他因导演了《凡·高》,获奥斯卡最佳短片奖.他制作的短片、《雕像之死》 (又译《格尔尼卡》) 是研究毕加索1937 年的一幅巨型名画的成果.在影片里,他将这幅画的画面分割成许多细部逐一展现,构成一种时间的推移.1955 年他拍摄的《夜与雾》揭露了纳粹集中营的残酷和非人道行径,他把档案里得到的素材 (黑白照片与新闻片) 和现实的彩色影像混合加工制作,让两个时代的不同层面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奠定雷乃时间大师根基的作品,除了《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之外,还有一些获得很高评价的影片,如《战争终了》,影片以一种前瞻性镜头展现了男主角在赴约前对未曾谋面的女孩的几种预想;《吾爱吾爱》则表现了一个男子在科学家对他进行时间试验时,重新生活逝去的一分钟生命,他在回到过去的同时,又竭力希望返回现实.双重影像代表双重时空混淆、交织在一起.在《死之恋》中,他走到探索的极致——影片描写一位与妻子感情甚笃但患有心脏病的考古专家,在住宅中昏死了一次,从此他陷入一种状态: 希望再次品尝、体验死亡时肉体和精神坠入无底深渊、产生极度恐惧的感受.他终于如愿以偿,但也真正地死去了.雷乃所表达的,是深刻而很难理解的东西.他从《吾爱吾爱》的让观众体验“过去”一分钟生命,发展到《死之恋》让观众去体验死亡前的恐惧“欢愉”感.确实是走到了极端。

1979 年,雷乃又拍了影片《天命》,第一次思考超自然的问题,影片表现一位78 岁的英国著名作家在身患重病时,仍想以自己的亲人为主角,写一部作品.雷乃打破了病人的“想象”与现实的界限,从而大大发挥了他特有的艺术表现力,让观众跟随着他的镜头去体会和理解这位老病人、作家在创作时的思维过程。

阿兰·雷乃还会拍出什么样风格的影片呢? 凡是真正的艺术家,总是会不断把他认为最好、最真实的东西全盘托出,让我们来看! 雷乃也会这样。

下页:以镜头为笔——银幕“现代小说家”罗伯—格里叶和帕索里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