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经典唱片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埃尔加-安乐乡序曲
类别:影音娱乐 作者:

索尔第指挥伦敦爱乐乐团

London 421 387-2

在19 世纪和20 世纪之交,为浪漫主义理想苦苦挣扎的最后几位大作曲家中,有一位就是英国人埃尔加 (1857-1934) 。

这种矢志不渝的浪漫派态度很容易被看作是落伍、保守,并认为他缺乏创意.然而事实上埃尔加的音乐语言是难以归类,极为个人化的,所以才有“埃尔加式”的美称.这语言,这个性,部分地是由于他那英国式的高尚的固执,部分地,也体现在他制造音响色彩的魔术师般的高超手法上.很少有几位作曲家能够有他那样的驾驭管弦乐的能力。

《第一交响曲》是很辉煌的,听起来有点赞美诗的味道,波澜壮阔,虽然首乐章的开头充满沉思和忧伤的气氛.引子的曲调是哀婉动人的.在后面的发展中,色彩逐渐地壮丽、饱满,越来越显得精神抖擞,跃跃活力,充沛得满篇横溢,简直是要在每一个乐句上都冲动一番。

音乐会序曲《安乐乡》 (又名《在伦敦》) 要算埃尔加最流行的作品了.在瓦格纳式的 (譬如《纽伦堡的名歌手》前奏曲) 丰富、绵厚的乐队织体里,埃尔加竟毫无顾忌地让它淌泄出那么多精美而天真的旋律之流! 许多英国人当年曾颇为这首曲子的问世而感到自豪,那种种表情激动的惊讶和欢呼,即使今天看来也不觉得可笑。

埃尔加总共只写了两首交响曲。

当八年前开始动笔的《第二交响曲》 (作品第63 号) 终于在1911 年写成时,为纪念一年前去世的英王爱德华七世,埃尔加将它题献给了已故国王.而正是这位国王,曾对埃尔加所作第一号《威仪堂堂进行曲》大加赞赏,甚而让人为它配上了歌词.有过这样一位至尊的知音,作为英国人的埃尔加自然不能无动于衷,这是好理解的——爱德华时代结束了。

尽管如此,尽管慢乐章的确有些葬礼进行曲的意思,但整体上看,《第二交响曲》的基调仍然是欢乐的,充满了这位情感丰富且细腻的绅士对以往时代一切美好事物的追念和挚爱.如同埃尔加的大多数作品一样,在这首篇幅很长的四乐章交响曲里,管弦乐色彩高贵华丽,音响的密度极大,丰富的乐队和弦把那时而婉转时而奔畅的种种曲调打扮得光艳动人.尤其在末乐章,听上去,那简直就是一片灿烂音响汇成的汪洋大海!

听埃尔加的音乐,在众多诠释者中,一个巴比罗利,一个鲍尔特,这两位是断断漏缺不得的.鲍尔特的这张唱片,演绎到位是意料中的,倒是录音效果之精彩,让人喜出望外。

下页:德彪西-小提琴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