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音乐故事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乐器
来源:中国音乐故事 作者:

相传夏代已有鼍鼓 (亦作" 鼓") .此类乐器相传甚为久远,《诗经·大雅·灵台》即有"鼍鼓逢逢"的诗句.这是种用鳄鱼皮制作的鼓类乐鼓.今山西襄汾陶寺夏文化遗址留存有木腔鼍鼓残形,从文物上提供了证明。

夏禹时代已有铜铸钟.据《孟子·尽心下》载,孟子与其学生高子都曾见过夏禹时的铜钟,并就钟的磨损说明被使用的程度.考古上,今人于河南登封告城镇王城岗文化遗址发现有青铜器残片,说明夏代已是青铜器发展的滥觞期,这使得有关夏钟史料的可信程度大大提高。

河南安阳商墓发现有木腔蟒皮鼓的痕迹.今存有作为明器的铜质鼓,其形与商代甲骨文中鼓字形状酷似。

山西夏县东下冯与襄汾陶寺夏文化遗址出土有石磬,距今約四千年.河南安阳武官村殷墓出土的商代虎纹大石磬,用大理石研制而成.此单体特磬音高約为#C1,具铜钟似的清亮音色.商代编磬多为三枚一组,初步构成旋律性乐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三枚一组的商代编磬,其音高为bb2、C3、be3 商代编钟亦以三枚成组为多见,今有存留。

商代的陶埙形制趋于稳定,达到陶埙发展的完善阶段,其音孔增多.表现性能增强.其中五音孔埙已能基本完成一个八度内半音级进的吹奏.据测音,商埙中"宫、角、徵、羽"的音列、音阶结构突出。

周代的乐器见于记载的有近七十种.仅《诗经》中提到的乐器名称就有二十九种.从《诗经》中看,西周用于祭祀乐歌的乐器,主要为编种、编磬、悬鼓、鞉、枧、圉 (敔) 及排箫、管等击乐器与管乐器; 用于宴饮乐歌的,除钟、鼓、埙、篪等乐器外,琴瑟类弹弦乐器较为常用。

由于乐器种类的增多,周代出现了据乐器制作质料分类的"八音"分类法,即: 金 (钟、铙) ; 石 (磬) ; 丝 (琴、瑟) ; 竹 (箫、管) ; 匏 (笙、竽) ; 土 (埙、缶) ; 革 (鼓) ; 木 (枧、敔) 后人以"八音"作为各类乐器乃至音乐的统称.据《国语·周语》所载,说明这种分类法至迟在公元前六世纪中期已出现.两周时期乐器的制作、设计已具一定规格,形制稳定。

西周的编钟、编磬较商代有很大进步,编列上形成八件成组合套的系列.编钟的每一钟其隧部音与鼓部音形成较稳定的三度音程.编钟乐学设计上"羽--宫--角--徵"的四声结构被确立。

下页:周代的乐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