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列子臆说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平均的道理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讲到这一段历史上有名的故事,所谓难倒了孔子这件事,拿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是一个天文学、光学等等的问题。这个故事在《列子》及道家没有作别的结论,好像开了孔子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实际上它有一个道理,这是物理问题,全篇看下去就知道了。

“均,天下之至理也”,均是平均,我们过去物理科学翻译是“水准”,现在大陆用“水平”,不过水准、水平经常混用,这就是“均”的问题。“平均”发展至哲学思想就是平等,世界上的社会问题、历史问题都是平均的问题。我们古书里有两句话,“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天底下是很难平的,所以有人打抱不平,人平了就不语,满足了嘛,就不会争了;水平就不流了,因为它稳定了。本来这个社会就是形形色色,有些人聪明,有些人笨,聪明人会欺负笨人,这个世界长长短短,高高矮矮,各种不同才叫做社会。假使这个社会上人的面孔都长得一样,不分美丑,美容院、化妆品就没有生意了。就是因为这个社会不平,才形成了一个社会。但是人很奇怪,总是要求平。“连于形物亦然”,就连一个东西的外形都想求其平,而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东西根本就不平,这就妙了,这就叫做世界。下面他说出一个道理。

“均发均县”,这个“县”字古代与“悬”相通,是把头发拉直了,然后可以悬挂东西。头发那么细,要两边拉平均,就是力学的问题。“轻重而发绝”,重的东西可以挂,轻的东西也可以挂,假使挂上东西头发断了呢?“发不均也”,是力学的中心点没有掌握好。刚才我们两位朋友谈到做天秤,这个秤,菜市场都有,看似那么简单,但有很大的学问。尤其做那个很小的秤,秤很轻很小的金刚钴啊,所以秤要做得标准,就是“均”的问题。

“均也,其绝也莫绝”,假设头发的力学重点控制很平均,就是挂上很重的东西也不会断。“人以为不然”,这个道理一般人不会相信,但是这个物理的道理,我们不懂,“自有知其然者也”,自然有人有这个知识学问,自然有懂的人。

这个道理,也解答了那两个小孩子所问、令孔子吃瘪的问题。因为物理方面的知识孔子当时没有懂,不能够解答。中国一本古书——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以及古代很多书里都提到孔子博识万物,他不但哲学好,科学方面知识也非常渊博。但是,《列子》这里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管学问怎么好,还是会有所不知的。下面转到另一个道理。

下页:垂钓射猎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