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家历史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主要代表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中国从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有一个重要特色:保留了氏族血缘传统。它反映在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理念。

公元前11世纪,在中国的渭水流域发展起来的周人灭掉殷商,建立周朝。周人提出“德”和“孝”的伦理观,作为当时礼、乐文明的核心理念。

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以鲁国为中心出现了私学学派——儒家和墨家。儒家开创者孔子是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而这一时期出现的道家是兼采儒墨又批评儒墨,春秋末期的老子是道家最早的代表。

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土地兼并和劳动力争夺相当激烈。在这样的社会变动中,一个叫“士”的阶层活跃起来。他们中有些人是从贵族中分化出来,有些人则出身于平民。“士”享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学术活动。他们受到各诸侯国执政者的重视。这样的社会条件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繁荣发展。

最早用“家”来称呼一个学派学说的,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史记·太史公自序》介绍了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六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司马迁写的《史记》一书对孔子进行了高度评价,称他为“至圣”。司马迁笔下的孔子是一位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圣者”,两千多年来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史证明这个论断准确无误。

东汉时期的文献整理大家刘向、刘歆父子以及史学家班固认为,先秦时期的思想学派有十家,除司马谈所讲的六家外,还有农家、杂家、纵横家,至于在街头巷尾说故事的“小说家”是否够格称为“家”,则有疑义。此外,还有兵家、医家。号称“百家”,是形容学派之多。这些学派都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儒家则是其中的主要代表。

下页:战国时期——儒学得到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