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家思想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大德-君子之仁者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君子不一定是仁者,“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宪问》)。这是因为君子之仁者是君子的最高境界;未达到此等境界,可能只是君子之智者,或是君子之勇者。“未知,焉得仁?”(《公冶长》)未勇,亦焉得仁?所以君子之智者未必是仁者,但君子之仁者必定是智者。孔子有一番话,易致误解: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朱子以为: “言君子所以为君子,以其仁也。”(《集注·里仁》)这就误解了孔子之意。孔子的意思并不是说君子必是仁者,而只是说君子而不仁,虽然还可以算一个君子,如智者,如勇者,但不足以“成名”。只有君子之仁者,才造次必于仁,颠沛必于仁。

为此,孔子对君子之仁者与智者和勇者进行了比较。(1)智者不如仁者。“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卫灵公》)智不如仁,这是显然的。“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一个“利”字,一个“安”字,这就深刻地揭示出智者与仁者的境界差别。智者只是“知之者”,知仁而求仁,却未到达“乐之者”的乐仁而安仁的境界。其要害,就在一个“利”字上: 为仁而存功利之心,是意善而不是情美的境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智者亦知仁、亦求仁,由知之而好之,由好之而乐之,几近仁者的境界。但智者毕竟还不是仁者,只能“利仁”,汲汲以求,故动,如水;而仁者能“安仁”,恬然自得,故静,如山。(2)勇者不如仁者。“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这里所讲的就是勇不如仁、力不如德的道理。《先进》有一段“吾与点”的著名故事,也是在讲勇于行不如安于仁的道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不吾知也!”或如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民足。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 ‘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表面看来,几个学生的回答一个比一个谦逊、无所作为,故而一个比一个更得孔子的赞许。其实,孔子在这里已分出境界的档次: 由、求、赤,君子之勇者、有为者、好之者;点,君子之仁者、无为者、乐之者。

仁者已经由求真向善、而达到了一种审美的境界。这种境界之美,自然随时流露出来: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朱注: “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集注·述而》引杨氏说)容舒色愉,是形容其静坐之时;至于行动之际,另是一番高妙: “君子之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融贯从容,自然而然,无往不适,无所不乐,此等境界,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也。这种境界,有极大的感染力: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黄玉顺)

下页:大勇-君子之勇者